雖然這天熱的我想抓狂,但還是要說說三伏天的文化!
俗語說:“小暑大暑緊相連,氣溫升高熱炎炎”。
三伏天出現(xiàn)在小暑與處暑之間,從今天7月12日開始就入伏了,到了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
布里斯托空壓機的小編查了一下2017年三伏天的時間,
初伏:2017-07-12至2017-07-21(10天)
中伏:2017-07-22至2017-08-10(20天)
末伏:2017-08-11至2017-08-20(10天)
怎么辣么長?。。。。。。?/span>
三伏起源
“三伏”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。
伏天的說法據(jù)說歷史相當久遠,起源于春秋時期的秦國,《史記·秦紀六》中云:“秦德公二年(公元前676年)初伏。”
唐人張守節(jié)曰:“六月三伏之節(jié),起秦德公為之,故云初伏,伏者,隱伏避盛暑也。”
三伏歇后語
三伏天到底有多炎熱,看這些歇后語就明了,不僅有趣,也說出了三伏天真是熱火得很吶!
三伏天穿皮襖——亂套了
三伏天的爆竹——一碰就炸
三伏天的冰雹——來者不善
三伏天的冰棍——個個喜愛
三伏天的冰塊——見不得陽光
三伏天的電扇——忙得團團轉(zhuǎn)
三伏天的隔夜飯——臭貨
三伏天的狗——上氣不接下氣
三伏天的莊稼——一天變個樣
三伏天孵小雞——壞蛋多
三伏天喝冰水——正中下懷
三伏天喝涼茶——正是時候
三伏天燒爐子——真夠熱火
三伏天絮棉襖——閑時預(yù)備忙時用
三伏食俗
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(jié)令一樣,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。
頭伏吃餃子是傳統(tǒng)習(xí)俗,北方有句俚語,叫做“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。
頭伏吃餃子有“元寶藏福”的寓意,因為餃子形似元寶,“伏”與“福”諧音。
入伏第一天,廣州地區(qū)要吃湯面。南昌“頭伏吃雞二伏鴨”,湖南與江西比鄰,頭伏也是吃雞。
民諺云:“起伏吃只雞,一年好身體。”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,須適當補充營養(yǎng)。
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,入伏的早晨只吃雞蛋,不吃別的食物。
三伏養(yǎng)生
進入三伏天,氣溫節(jié)節(jié)攀高,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,所以在飲食上要格外留心。
中醫(yī)認為“夏季暑濕,適宜清補”。
夏天酷熱高溫,人們喜冷飲,喝水多,導(dǎo)致濕氣侵入人體,而外濕入內(nèi),令人的消化功能產(chǎn)生障礙,會引起食欲不振等。
夏季歸心,而心喜涼,宜食酸,所以夏季應(yīng)適當?shù)囟喑砸恍┧嵝缘氖澄铩?/span>
在烹調(diào)方面,涼拌、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,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(yǎng);再輔以適量的佐料,可促進食欲和消化。
補水湯茶飲料也是個不錯選擇,茶水可生津提神,減輕疲勞。